月均开工小时数为89.4小时。
行至岁尾,回看全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取得殊为不易的发展成绩。坚持先立后破,关键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推动各方面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总书记更关注的,是能否真正领会精神是否有实招真招。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落实细化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各级领导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充分发挥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今年科技领域涌现不少里程碑式创新成果时发出的这句感慨,透出对中国经济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辩证思考。回首一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国经济既面对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的因素,也承受内部三重压力加大的困难,压力挑战不比疫情三年少。
许多与会同志清晰地记得,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也明确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减碳势在必行 降本仅仅是电动化驱动力之一,减碳也应该成为企业提前布局的重要方向。
博雷顿自创立之日起便专注于新能源市场,是细分领域的专业玩家,围绕绿色生产开发了系列解决方案,让清洁电力服务生产,让零碳方案造福世界。8月9日24时,全国成品油价迎来四连涨,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将被动增加。降成本,不仅仅涉及企业自身,更涉及全民福祉,涉及国家竞争力电动叉车占叉车总量的比重已超过62%。
5、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短板,瞄准产业链的卡点、断点,机械工业加大研发力度,基础能力提升、固链稳链取得新进展。机械工业全年运行走势预判 在需求市场总体恢复向好与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机械工业稳定运行,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5、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分化 聚焦技术改造与新一代产品研发,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仪器仪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7.7%、20%、38.9%和24.1%。新能源与绿色装备供应能力增强。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4%、77.5%、72.7%和76.5%。62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51.7%。
电源与电网投资保持高位,带动电力装备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28.9%、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54.5%。从贸易伙伴看,6月份机械工业对美国、俄罗斯、德国三大贸易伙伴出口环比均下降,降幅分别为11.8%、2.7%和5.3%。4、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创新平台达到260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30家,重点实验室121家,创新中心9家,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及高校为支撑、辐射面较广、研究实力较为雄厚、功能比较完备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自4月份起,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已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值之下。
34%的企业在手订单仅满足近一个月的生产,48%的企业满足今年三季度生产,部分已签订的项目延期执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56%的企业应收账款增长、24%的企业持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历过三年疫情的重重考验,我国经济逐步恢复。3、量稳质升,外贸发展活力增强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机械工业外贸规模稳定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
农机行业上年末排放标准切换、相关产品出清。但同时,机械行业负债也快速增长,截至6月末负债总计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国工业7.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751.7亿元,同比增长12.2%。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研制。当前机械工业运行依然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多重风险与挑战,行业平稳运行压力犹存。48%的企业反馈应收账款中逾期的金额同比增长。
其次,随着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进一步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房地产建设走出谷底,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速,需求市场有望加快恢复。成功研制的全球首套氨氢融合复合动力燃料供给系统在一汽解放液氨直喷零碳内燃机成功点火,标志我国在商用车氨氢融合内燃机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此外工程机械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履带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推土机、电动叉车、全路面起重机、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等出口也实现快速增长。行业运行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高速增长的指标提振了行业信心,但客观看,上年对比基数过低是形成二季度机械工业主要指标较高的一个原因。
轴承、紧固件、工业链条等量大面广的基础件产品主要为燃油车配套,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传统燃油车占比下滑。机械工业全行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振信心、努力作为,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新精神新面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实现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国际油价处于相对高位利好于相关装备市场,石油化工设备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首先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增强,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促进消费、稳定投资、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有效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市场信心、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发挥积极带动作用。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全球最大吨位氢能源矿用卡车相继下线投入使用。展望下半年,利好于机械工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在陆续释放。
4、经济效益与资产负债双增长 技术创新引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机械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回升。市场全面有效恢复或将需要一定修复期。
仅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已为全球23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机械装备。其中,电气机械行业在电池制造、输变电及控制设备等领域的带动下,2022年2月份以来投资增速始终高于33%,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容量最大户外智能型50000kVa/110kV有载干式变压器,相较于油浸式变压器更加清洁,满足了水源地区项目的环保要求。低压开关板、变压器等输变电产品的产量也高速增长。
智能化产品从试点到推广应用,在远程操控与诊断、智能巡检、人机协作等方面取得大量应用成果。其中,进口1435亿美元,同比下降14%。6月份,机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较工业窄3.9个百分点。四是工程机械受房地产建设低迷以及行业周期性影响,上半年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销量分别下降24%和13.3%。
上半年传统燃油车占汽车总产量的71.4%,较上年同期下降6.6个百分点,原有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承压。从绝对值看,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月均完成额低于去年全年的月均水平。
中国制造更加广泛地加入到世界各国的建设发展中,为阿塞拜疆装机容量最大的明盖恰乌尔燃气电厂建设提供电工装备,为孟加拉首座核电站建设提供工程机械,为北美高端市场提供成套化港口机械。1、装备供给能力提升助推能源绿色转型 机械工业践行双碳战略,为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提供绿色动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性的装备投入使用、国产化水平提升。
2、产品产销形势逐步恢复 上半年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5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48.3%。机械企业在手订单不足、短单居多。